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,2024年第四季不動產交易最常見五大糾紛類型依序為「漏水問題」、「施工瑕疵」、「交屋延遲」、「建材設備不符」以及「服務報酬爭議」,其中又以「漏水問題」,居冠,且四成糾紛來自建商,由此可見,新成屋也同樣潛在漏水問題。安新建經提醒,買房時不可因為是新屋就忽視,購屋民眾一定要特別留意。 安新建經表示,台灣地處亞熱帶,氣候溫熱潮濕,除有梅雨季,夏季又易遭颱風侵襲,預售屋與新成屋在施工階...
在房市進入理性時期,賣房不再是憑感覺訂價的遊戲。信義房屋仁愛安和店專案執行經理李朝昇分享了賣房的關鍵秘訣,包括參考週邊成交價格作為訂價參考,特別是可看週邊預售屋價格,可作為天花板價位,並提醒自售房應將帶看時間成本、瑕疵擔保等責任納入考量。李朝昇分享,訂價必須建立在科學基礎上,建議是要全面蒐集同社區近期成交價、鄰近在售房產行情,而預售屋價格可作為上限參考。議價策略上,建議預留10-15%的空間,同時要確保不會嚇跑潛在買...
近期一位買方於交屋後拆裝潢發現鋼筋外露,且有補強痕跡,詢問鄰居發現該棟建物氯離子過高,信義房屋得知後立即協助買方提出氯離子檢驗報告,證明已超標平均值,除向屋主請求應負之瑕疵擔保責任,更依SinyiCare十大守護高氯離子保障服務內容,協助處理並做相關的補償,讓買方直呼交給信義房屋真的「全程陪伴、全心守護」。 信義房屋板橋亞東店專員鄢右樺表示,在得知買方遇到鋼筋外露的問題時,信義房屋便委託特約廠商檢查,經確認...
公共安全議題日益被重視,台灣寸土寸金地狹人稠,尤其是六都以及市中心地區更是人口住宅集中區,因此現在高樓大廈越蓋越高,層數越來越多,依消防安全法規定若屬一般公寓或大樓,且各層之樓地板面積在100平方公尺(30.25坪)以上者,為了彌補雲梯車到不了的高度,11樓以上應設置自動灑水設備。買房時,若在能負擔的預算內,多數人喜歡購買高樓層住宅,視野佳更有一種療癒身心的開闊感,但經常到交屋裝修時,才發現天花板上除了燈具,還有消防...
信義房屋總經理室協理陳毓禮觀察,近期市場交易以自用買盤為主,自住客對屋況的要求與期待向來比較高,倘若碰上漏水、壁癌等屋況瑕疵,都會非常困擾,輕則買賣方協調、找出解方,重則對簿公堂、曠日廢時。目前大多數買賣是用現況交屋,在善盡告知義務的情況下,這雖然較無爭議,但實質上來說,很多瑕疵糾紛都是在交屋後才發生,所以民法才規定屋主有相關的瑕疵擔保責任。如果想要防範於未然,陳毓禮分享看屋時的三大重點,第一,是對房況本身盡可能的多...
板橋地政事務所拍攝影片分享購屋常見糾紛,包含「隱瞞重要資訊」例如屋主聲稱已修復漏水問題,但購屋後仍然漏水;「產權不清」則是沒有在不動產說明書上載明頂樓是未登記權狀,沒有寫清楚建物標示範圍與用途,增建、加建等。信義房屋企劃研究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最常見的糾紛就是屋況沒有如實填寫,隱匿屋況瑕疵,例如漏水等;信義房屋汐科店店長王祖彬表示,若是肉眼可見的漏水、壁癌,在交屋前可向屋主主張瑕疵擔保責任,但較常見的糾紛是交屋前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