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主計總處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統計顯示,營造工程總指數已經趨於穩定,相較於2021年大漲10.94%,2022年大漲7.36%,去年的總指數年增率降到1.74%,不過今年5月年增率又攀高到2.39%,以各項組成中,又以勞務工資漲幅最顯著。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2021與2022年房價上漲與造價成本大漲有關,不過近兩年造價已經漲幅趨於穩定,但現在工程案量大,2022與2023總計就有2057...
文/陳曼羚 台灣經濟研究院近日公布最新景氣調查結果,營建業測驗點呈現連續2個月的上揚態勢。台經院表示,政府2024年有機會釋出更多工程標案,加上國內經濟逐漸復甦,未來半年營業業景氣可望好轉;此外,國內房市未來尚可朝正面的態勢發展,一般住宅市場將呈「量小增、價穩」的格局,店面租賃市場續呈復甦態勢。 根據台經院模型試算,營建業2023年12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105.91點,較11月102.13點上揚3.78點,呈現連...
文/施絢傑 今年台灣房市雖然終於走出疫情陰霾,但市況並沒有就此回復太平,反而因為政策人為因素持續走弱。而以目前所見各種跡象研判,這種歹日子,恐怕會拖到明年大選投票日前後。 回顧上半年,幾乎籠罩在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定議題的陰影下;雖第二季之後相關討論稍稍降溫,外界認為出現利空鈍化的可能性,市場人氣稍見回升,但隨後又爆發業界負面新聞,加上內政部如期頒布條例子法內容,使得市場觀望氣氛再起。 如今學生開始放暑假,天氣一...
文/梁博超 根據內政部的最新統計,今(2023)年首季非不動產及營建業法人持有一年內即出售住宅比重為49.53%,較去(2022)年第四季的73.79%有顯著下降。內政部推測,可能市場預期平均地權條例修正,導致去年第二季至第四季法人大量出售住宅。 內政部最新統計,2023年首季非不動產及營建業法人持有一年內即出售住宅比重為49.53%,較2022年第四季的73.79%有顯著下降。內政部推測,可能市場預期平均地...
文/成采錡 經台北市民政局統計,近五年來(2018年4月至2023年4月),台北市總人口數減少約18萬人,12個行政區的人口數量全數下滑,並以士林、大安人口減少約2.1萬人較多。然而根據住展雜誌統計,近五年間,北市各區新建案房價皆上漲,其中南港新建案平均房價更上漲29.3萬元/坪,顯示北市房價未因人口負成長而下跌。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,人口因素對北市新建案房價的影響程度不明顯,主因是北市作為首都,買盤除...
編輯著作/成采錡 文/成采錡 買賣雙方認知價格喬不攏,整體新建案市場買氣低迷,千億案量卻陸續進場,使預售屋待售戶數增加。據住展雜誌統計,北台灣近三年(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)間,預售屋建案可售戶數(扣除股東戶、建商保留戶與地主分回戶)達170,264戶,其中約有47,108戶、27.7%尚未售出。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,各預售建案工程進度不同,可能未拆除地上舊建物,也可能結構體施...